• 网站首页
  • 走进雷诺斯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技术知识
  • 工程案例
  • 荣誉资质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: 159-1011-1157
    医院如何制定制度让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更好的运行和维护?
    时间:2025-02-16 14:30:36浏览量:97

    医院为确保污水处理设备更好地运行和维护,可以制定以下制度:

    一、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

    1. 设立污水处理站负责人:全面负责污水处理站的运营管理工作,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,协调资源,监督工作执行情况。

    2. 操作人员: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的日常操作、巡检、维护和保养,记录运行数据,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。

    3. 水质监测人员: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方法对进水、出水水质进行监测,出具监测报告,为工艺调整提供依据。

    4. 维修人员: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排除,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
    5. 后勤保障人员:负责污水处理站所需物资的采购、储存和管理,确保物资供应及时。

    二、设备运行管理制度

    1. 定期检查与维护

      • 定期检查医院污水收集管网,确保污水无渗漏、无堵塞,顺利进入污水处理站。

      • 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维护,包括设备的清洁、润滑、紧固、更换易损件等。

      • 定期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、爬梯、管道、支架和盖板等进行检查、维修及防腐处理,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。

    2. 操作规程与记录

      •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污水处理设备,并做好运行记录,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运行状态、仪表读数、阀门开关情况,以及设备运行参数(如流量、压力、温度、液位等)和处理过程中的水质指标(如溶解氧、污泥浓度、污泥沉降比等)。

      • 维修人员应建立设备维修档案,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,包括故障原因、维修措施、维修时间、维修人员等。

    三、水质监测与排放管理制度

    1. 水质监测

      • 水质监测人员应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方法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测,监测指标包括粪大肠菌群数、pH值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、悬浮物(SS)、氨氮、余氯等。

      • 出具水质监测报告,如发现出水水质不达标,应立即停止排放,分析原因,采取措施进行整改,直至水质达标后方可排放。

    2. 排放管理

      • 医院污水必须经有效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。

      • 定期对生物处理池产生的污泥进行排放和处理,污泥排放应遵循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。

      •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污泥进行处置,处置方式应符合环保要求,如卫生填埋、焚烧等。

    四、应急管理制度

    1. 应急预案:制定污水处理站突发事故应急预案,包括设备故障、水质超标、停电、停水等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。

    2. 应急演练: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。

    3. 应急物资: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,如备用电源、应急水泵、应急药剂等。

    五、培训与考核制度

    1. 业务培训:定期组织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,学习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,提高业务水平。培训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工艺、设备操作、水质监测、安全环保等方面。

    2. 岗前培训: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

    3. 考核与激励:建立污水处理站运营管理监督考核机制,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,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。

    六、其他注意事项

    1. 安全防护: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工作服、手套、面罩、护目镜、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,防止接触设备运行中喷溅的污水或污泥。同时,应设置强制通风设备,保持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。

    2. 资金保障:医疗机构应将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费用纳入医疗机构年度预算,确保经费落实。

    3. 法规遵守:医院应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,确保污水处理工作合法合规。同时,应定期接受环保部门的检查和监测,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。

    通过以上制度的制定和执行,医院可以确保污水处理设备更好地运行和维护,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,从而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。


    上一篇: 最后一篇

    集研发 • 生产 • 销售为一体的
    环保设备专业生产厂家

    版权所有:潍坊雷诺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     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16010110号-5  
    在线客服